沈陽遼中11萬株五味子芳香待客

遼沈晚報 2024-05-14 06:31:20

沈陽市遼中區發展中草藥特色種植園,與觀光旅遊相結合,推廣中醫藥知識。遼中區供片

本報訊 記者王琳報道 沈陽市遼中區通過發展中草藥特色種植、休閑旅遊産業,讓更多遊客走進種植園,了解中醫藥養生保健知識。

進入5月,茨榆坨街道後嶺村漢夏中藥養生文化産業園內,11萬株五味子陸續迎來花期,300多畝白鮮皮長勢喜人,濃郁芳香的氣味讓前來參觀遊覽的市民流連忘返。

漢夏中草藥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于東霞介紹,白鮮皮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。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材,被廣泛用于健身保健和藥用,花期一般爲7~10天。在開花後,花會逐漸凋謝並結成果實,果實則呈淡黃色,質地較硬,氣味芳香。除白鮮皮之外,園內還有黃芪、黃精、桔梗、蒲公英、板藍根、五味子等百余個品種。每當春夏時節,吸引衆多遊客前來觀賞、遊玩、休閑、打卡;同時,衍生出的藥食同源、中式茶飲、研學實踐等項目將産業鏈不斷拉長,拓寬了村民的創收渠道。

茨榆坨地區因其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,適合多種草藥的生長。茨榆坨街道抓住這一資源優勢,積極推動中醫藥産業與庭院經濟、邊角經濟相融合,由合作社爲村民無償提供種苗和種植方法,幫扶村民種植中草藥,不僅豐富了市場上的草藥品種,也爲農民增收致富拓展了新的路徑,爲鄉村百姓生活增添了新的色彩。該街道後嶺、前嶺、後邊外、前邊外、太平村、偏堡子等村充分利用現有土地資源種植白鮮皮、五味子等中草藥,2024年全街道栽植五味子已達11萬株、發展白鮮皮300多畝。下一步,茨榆坨街道將繼續發揮龍頭引領帶動作用,推動中草藥産業與其他産業的融合持續發展,爲鄉村振興貢獻更多的智慧和力量。

0 阅读:4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