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四大石窟,它最低調,可有一點,另外三座加起來也比不過

蟲洞看文化 2024-05-13 07:32:47

中國四大石窟裏,有一座石窟,體驗感最特殊,看時可以用提心吊膽來形容,一路戰戰兢兢、小心謹慎,要是想休閑遊,那基本可以打道回府。

可它看後卻後勁極大,它的特殊體驗感,讓它再過10年、20年,仍會藏在記憶中,無法抹去。它背後還有幾大謎團,更增加神秘感。

它極爲低調,很像低調的西北人,踏實肯幹,明明實力不俗,卻不善表達。做十分,卻只說一分。

面對另外三大石窟——敦煌莫高窟、龍門石窟、雲岡石窟的光鮮奪目、知名度極高,麥積山石窟不爭不搶,一副“我若盛開,蝴蝶自來”的樣子。

雖然論價值,它比不上敦煌莫高窟;論規模,它比不上龍門石窟;論文化體驗感,它比雲岡石窟也差遠了。

可它身上的獨一無二,卻是莫高窟、龍門、雲岡加起來也比不了,甚至在中國所有石窟裏也是。

它就是天水麥積山石窟。

一個鑿在懸崖峭壁,看石窟要一路爬山,探險者喜歡,恐高者畏懼,體驗感特殊,讓人印象深刻的石窟。

1.奇景體驗,觀感特殊

看石窟,除了看曆史、看文化,景色也是體驗感的極大加分項。

中國四大石窟,自然景觀都不錯:

莫高窟大漠戈壁,龍門石窟伊河夜景,雲岡石窟五周山南麓山水相映。

可要說景觀最奇險的,還是麥積山石窟。

麥積山石窟所在的麥積山,本身就是“風景這邊獨好”。有蔥郁植被,也有懸崖絕壁。

麥積山麥積山,自古因形狀像個麥垛得名。

在中國四大石窟裏,它的辯識度最高。別的石窟都要靠標志性的佛像、建築來辯識,麥積山只用一個山景照,就能一眼認出。

它地處秦嶺山脈,景色宜人,海拔多在1400~1800米,最高峰達2200米,高度媲美四大名山。

古人鑿山開窟,選的都是風景極佳處。麥積山絕壁上鑿出石窟,將石窟與山景融爲一體。

參觀時,左看山景,看懸崖萬丈,右看石窟,看古人在險峻、陡峭的絕壁上,開鑿的洞窟,是怎樣的鬼斧神工。

獨特山景疊加石窟文化,209個洞窟,7866身泥塑石雕,1300多平米壁畫。最大洞窟距地面80米,最低洞窟距地面1米。

人在參觀時,既體驗人在自然山景中的渺小,又能體驗人鑿山建窟,征服自然的壯舉。

這種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極致體驗,是其他石窟沒有的。

2.看完後勁很大

中國名山裏,美景很多,可奇景,以險峻陡峭著稱的,卻總能從一堆美景中脫穎而出。

就像很多人花重金打造容貌,在美麗的賽道上不惜余力,卻忽略了,“特色”才更是一個人的識別度。

畢竟,好看的容貌千篇一律,有趣的靈魂衆裏挑一。

山如其人。在中國奇山中,排第一的就是華山,它以“奇險天下第一山”著稱。

恒山本來特色不明顯,卻因爲有了懸空寺,憑借“懸崖上的遺迹”吸引無數人。

而麥積山,西北奇山,險峻秀美,又石窟加持。可看山峰陡峭,又可看石窟文化,這讓麥積山石窟在中國四大石窟裏,給人的體驗感極特殊。

麥積山最大窟洞距地80米,最低距地1米,全開鑿在懸崖峭壁,欣賞石窟要走棧道登山。

這對一些恐高的人來說,本身就是很大的挑戰。

網友紛紛評論。

走棧道,登絕壁,看石窟,這種體驗感,四大石窟裏只有麥積山是,甚至中國所有石窟裏,麥積山也是獨一份。

它沒有龍門、雲岡那麽溫和,可以休閑遊,它的刺激、險峻,會讓喜歡的人特別喜歡,不喜歡的人,直接放棄。

懸崖峭壁、奇山險峻,特色極爲突出,讓人體驗後,回憶起來,後勁很大。

3.身藏謎團與奇景

1)絕壁上如何鑿出石窟?

在絕壁上搭棧道、建木建築,相比麥積山,華山、恒山更有名。

自古華山一條路,古人在華山的絕壁上,修出木棧道,上山采藥。

古人也在恒山的懸崖上,搭起木棧道,建起木建築——懸空寺。

而在麥積山的懸崖峭壁上鑿石窟,難度更大 。搭起木棧道,建木建築,全靠人工一點點鑿出石窟,放進泥塑。

這種施工難度,放在今天,也和平地建樓不一樣,更別說在沒有現代設備的古代。

古代工匠如何在懸崖峭壁上,開鑿石窟?這至今仍是個迷。

只能說,古代時間很慢,日子很長,“愚公移山”不是傳說。

2)崖壁上爲何有塊空白?

現在我們可以看到的麥積山石窟,主要有東崖與西崖兩個區域,兩處密密麻麻,鑿了無數小洞窟。

可在連接東西坡的南崖,卻有一處很大的空白,沒有一個洞窟。

這就奇怪了,爲何洞窟在東西崖紮堆,而南邊卻沒有?

難道和吃飯一樣,有的店門庭若市,排滿了人,有的則冷冷清清,一個人沒有。

原來,南邊山腳下可以看到幾塊大巨石,藏著答案。

幾塊被圍欄圍起的巨石,是數千年前山體崩塌,從南崖砸落下來的。

專家考證後發現,曆史上的麥積山石窟,分爲東、西、南崖三部分。而如今空白的崖面,是崩塌以後的南崖,說明最早南崖上有石窟,可崩塌後,這才成了空白。

而在麥積山,南崖這種的崩塌,不是一次兩次。

《秦州志》中記載,曆史上麥積山的南崖也曾遍布洞窟,和東西崖一樣。

只是後來強震導致山石崩塌,崖面連同大大小小的窟龛,一起落入山下。

山石崩塌的強震,在天水不是一次兩次。

修了壞,壞了修,身處我國中部一條東西向斷裂帶上的麥積山,曆經多次強震,走過了1600多年。

3)真有“天女散花”奇景?

麥積山最有名的窟龛是第4號窟,“上七佛閣”,俗稱“散花樓”,在麥積山石窟中,最雄偉壯觀。

散花樓的名字,不只是有詩意,而是名如其景。

“天女散花”的奇景,在《維摩經·觀衆生品》中有記載。

據說晴朗無風時,在此時向空中抛灑花片或紙屑,花瓣紙片不會往下落,而會向上升起,飄飄灑灑,像漫天飛舞的花雨,于是有了“天女散花”,有了“散花樓”。

今天的散花樓已不是原貌,最早建築立柱、前廊都已坍塌。

可“天女散花”的奇景還在,它是“秦中八景”的奇景觀之一,是一種自然現象。

散花樓曾經坍塌的洞窟殘垣,形成了一個向內凹的山坳,像個小型盆地,周圍四面環山。

花瓣呈螺旋式上升,隨著氣流被帶向空中,這就形成了“天女散花”。

它是氣流回流作用産生的。

而麥積山另外一個奇景“麥積煙雨”,雲霧最集中的地方也在散花樓附近。

甘肅少雨,可身處秦嶺的麥積山,卻有“西北江南”之稱,處在南北分界線上,讓它年降雨量多,相對濕度達85%。

“麥積煙雨”奇景,在春夏交接時和秋天,經常出現。

今年,麥積煙雨還入“全國十大春景”之一,可見壯觀。

總結

在名氣很大的“中國三大石窟”莫高窟、龍門、雲岡前,麥積山低調得常被忘記。

它開鑿時間很早,約在十六國的後秦(公元384--417年),早于雲岡石窟與龍門石窟。可名氣卻比那兩根小多了。

有人覺得,麥積山的旅遊服務做得不好,進山要爬坡走三公裏,累得半死,還要再爬山。

有人覺得80塊的門票,看不到啥,因爲洞窟都用圍欄攔著,只能從外往裏看看。

一些特殊洞窟要單獨買票,想全看下來,不花個2000塊,幾乎不可能。

可我覺得,這些的確都會降低體驗感,可那不過是瑕不掩瑜。

在全國“懸崖峭壁上的驚險景點”排名上,麥積山入選上榜。

想想懸崖峭壁、險峻奇山本就很有特點,在懸崖棧道上看石窟,石窟裏只有麥積山了。

不管是看石窟,附贈險峻奇山體驗,還是攀登懸崖絕壁,附贈看石窟體驗,麥積山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結合,都是獨一無二的。

我爬過不少名山,20年前爬的華山,至今回憶起來,仍曆曆在目,因爲它的險峻無山可比,勝在特色。

再爬懸空寺與麥積山,比華山的陡峭平緩了很多,可懸崖峭壁給人的沖擊感,仍印象深刻。

以這種角度去看天水麥積山石窟,欣賞懸崖峭壁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,想象古人在絕壁上開鑿石窟的技藝與智慧,除了感歎,還是感歎!

登上懸崖峭壁,走在80米高的棧道,看1600年曆史的石窟,這種獨一無二的體驗感,其他三座石窟加起來也比不過。

而這一點,本身就值得不遠千裏的奔赴!

​​​

  

2 阅读:1008
评论列表
  • 2024-05-17 22:56

    莫高窟 雲崗石窟 麥積山石窟都是曆史遺迹,龍門是這兩年3D打印出來,洛陽最早的曆史遺迹就是洛陽火車站了

    漪瀾 回覆:
    沒毛病
  • 2024-05-16 16:03

    敦煌石窟己經逐漸失去參觀價值了,能看到的幾個石窟,破損的地方都被水泥沙漿抹平,破壞了壁畫的藝術和整體美觀,不值得去了!

蟲洞看文化

簡介:感謝大家的關注